鲁洁
1947年9月至1953年8月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、上海沪江大学、南京金陵大学、南京师范学院学习。1953年9月至1960年9月任南京师范学院马列室教师,1960年9月至1981年3月任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学前教研室主任、教育学教研室主任,1981年4月至1986年6月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,1983年至1994年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,1999年1月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。
2020年12月25日8:30,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、著名教育家、教育理论家,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奠基人,德育学科的奠基者和领导者,新世纪义务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引领者,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重要领导者、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鲁洁先生因病于家中逝世,享年90岁。尊重鲁洁先生遗愿,不设灵堂,不开追悼会,告别仪式于2020年12月27日上午8:00在南京殡仪馆博爱厅举行。
鲁洁教授
鲁洁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学者,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曾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成就奖、江苏省首批“社科名家”、当代教育名家,被评为新中国教育70年70位教育人物等。
鲁洁教授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、教育社会学、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。她站在时代的高度,立足于中国的发展,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、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,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体系。
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、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、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、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、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。
“七五”期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“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研究”。
“八五”期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“德育社会学”,主持国家教委社科司项目“德育社会化研究”。
“九五”期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“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德育特点与规律研究”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工程项目“以完满人格为目标的教育学理论新体系”。
负责编写的《教育学》(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,本人撰写前六章)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广泛采用,曾先后获吴玉章基金一等奖、国家教委第一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;
主编的《教育社会学》(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)是建国后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该学科第一本高校教材,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,1994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
《德育新论》1998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,1999年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多篇论文获国家级或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。
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江苏省劳动模范;
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;
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;
1993年获曾宪梓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;
1995年国务院授予"全国先进工作者"称号;
2007被评为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;
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。
主要著述
刊载年 | 原文出处 | 主要论著 |
2010年 | 教育研究 |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:引导生活的建构 |
2009年 | 中国德育 | 教育的原点:育人 |
2008年 | 教育科学论坛 | 他们快乐吗?(一) |
2008年 | 中国德育 | 做成一个人——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|
2008年 | 南京:江苏教育出版社 | 品德与社会(2008)[图书] |
2008年 | 高等教育研究 | 道德教育的期待:人之自我超越 |
2008年 | 教育科学论坛 | 他们快乐吗?(二) |
2007年 | 新课程(综合版) | 教育:迷人的意义世界 |
2007年 | 中国德育 | 生活·道德·道德教育 |
2007年 | 中国德育 | 观点集粹 |
2007年 |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 | 超越性的存在——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|
2006年 | 中国德育 | 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 |
2006年 | 教育发展研究 | 为了教育的革新与进步 |
2006年 | 课程。教材。教法 |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——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|
2005年 |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 |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 |
2005年 | 教育研究与实验 | 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德性 |
2005年 | 人民出版社 |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[图书] |
2005年 | 人民教育出版社 | 教育学[图书] |
2004年 | 教育研究 | 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:塑造知识人 |
2004年 | 中国教师 | 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 |
2004年 | 教育研究与实验 | 再论“品德与生活”、“品德与社会... |
2004年 | 河南教育 | 教材应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 |
2003年 |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| 应对全球化:提升文化自觉 |
2003年 | 课程。教材。教法 | 回归生活——“品德与生活”“品德与... |
2003年 | 江苏教育出版社 | 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[图书] |
2003年 | 江苏教育出版社 | 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[图书] |
2002年 | 教育研究 | 关系中的人: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 |
2002年 | 江苏教育出版社 | 品德与社会[图书] |
2001年 | 江苏教育 | 当代教育的新使命:培养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 |
2001年 | 北京教育 | 网络时代走出“异化的洞穴”——当... |
2001年 | 中国教育学刊 | 道德危机:一个现代化的悖论 |
2001年 | 超星电子图书 | 超越与创新[图书] |
2001年 | 超星电子图书 | 教育社会学[图书] |
2001年 |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 | 教育的返本归真——德育之根基所在 |
2000年 | 超星电子图书 | 德育新论[图书] |
2000年 | 江苏高教 | 网络社会·人·教育 |
2000年 | 高等教育研究 | 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 |
2000年 | 教育研究 | 人对人的理解:道德教育的基础... |
1999年 | 教育研究 | 走向世界历史的人——论人的转型与教育 |
1999年 |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| 华人教育[图书] |
1998年 | 福建教育出版社 | 德育社会学[图书] |
1998年 | 教育研究 | 教育: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|
1998年 | 教育发展研究 | 挑战知识经济: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 |
1998年 |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 | 实然与应然两重性: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 |
1997年 | 江苏高教 | 科学教育的人文观照 |
1997年 | 教育研究 |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 |
1996年 |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| 振兴道德教育:现时代的召唤 |
1995年 | 教育研究 | 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——兼答刘尧... |
1995年 | 中国高等教育 | 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 |
1995年 | 学前教育研究 | 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键──观念现代化 |
1995年 | 高等教育研究 | 妇女地位提高与中国高等教育 |
1994年 | 江苏高教 | 要在校内、外德育结合上下功夫 |
1994年 | 教育研究 | 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 |
1994年 | 超星电子图书 | 德育新论(1994版)[图书] |
1994年 | 中国教育学刊 | 道德教育:一种超越 |
1994年 | 求是 |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价值取向 |
1993年 | 高等教育研究 | 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 |
1990年 | 河海大学出版社 | 教育学(1990版)[图书] |
1990年 | 超星电子图书 | 教育社会学(1990版)[图书] |
1989年 | 江苏高教 | 商品经济与教育 |
1988年 | 教育研究与实验 | 值得每个中国人担忧的教育危机 |
鲁洁先生品格高洁、光明磊落、治学严谨、学养精深,她以生命谱写了有品格的教育学;鲁洁先生严于律己、宽以待人、慈爱仁厚,为人堪称典范,深受学生和后学爱戴。鲁洁先生一生热爱祖国,热爱儿童,热爱教育事业,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终身。(南京师范大学评)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